2025台北當代藝博會盛大開幕 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促進國際藏家與藝術家的連結
發佈日期:2025-05-09
由瑞銀集團(UBS)呈獻、The Art Assembly主辦的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 Art & Ideas),於臺北南港展覽館隆重揭幕。作為亞太地區當代藝術的重要樞紐,本屆展會集結世界級畫廊與頂尖藝術家,並深化臺灣藝術與全球市場的連結,讓當代藝術的能量在國際舞台上持續綻放。
2025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隆重開幕,展覽會場-1
本屆展會涵蓋三大主要展區:
- 當代網域(Galleries) 匯聚國際、亞洲及臺灣重要畫廊,呈現當代藝術大師與新銳藝術家的精采作品。
- 藝韻匠心(Embody) 聚焦藝術、工藝與設計,呈現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獨特創作。
- 新生維度(Edge) 專為新興藝術家打造,今年更首度設立新生維度藝術家獎(Edge Artist Award),以鼓勵創新與突破,得主於5月9日的頒獎典禮揭曉。
2025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隆重開幕,展覽會場-2
此外,展會精心策劃兩大特展:
- 「斷電(Pulling the Plug)」——由文化部與台北當代聯手策劃,探討科技如何塑造當代文化與藝術實踐。本展呈現三件大型數位裝置作品,由深具國際影響力的臺灣藝術家鄭淑麗、蘇匯宇、張徐展展出,探索數位技術如何影響創作、觀賞體驗及人類情感。
- 「節點台北(Taipei Node)」——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贊助,與洪建全基金會共同合作,首檔展覽「Making of…Li Yi-Fan 李亦凡」,深入解析目前於荷蘭駐村創作、並將代表臺灣參與2026年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家李亦凡,展示其創作過程與國際交流脈絡。

2025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隆重開幕,展覽會場-3
大象藝術空間館攜手國際藝術家,策動全球藝術對話
今年,大象藝術空間館第四度參與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於展位B01精心策劃《交錯的版圖:從烏克蘭到全球情勢的藝術對話》。本展以地緣政治、戰爭影響與社會動盪為核心,探討藝術如何超越疆界,連結歷史記憶、個體存在與和平願景。
(由左至右)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理事長鍾經新、荷蘭駐臺代表Guido Tielman與荷蘭藝術家Maartje BLANS於大象展位B01前合影
荷蘭藝術家Maartje BLANS於展出作品前,向荷蘭駐臺代表Guido Tielman(左二)及現場觀眾進行導覽
策展作品涵蓋四大面向:
- 「書寫與情感轉變」——探索藝術家如何透過文字與視覺語彙轉化情感,呈現社會變遷的痕跡。
- 「記憶與身份的交織」——揭示個體與國族歷史的複雜連結。
- 「空間與力量的體驗」——關注藝術創作如何形塑對環境、社會與政治的感知。
- 「科技與人性」——探討數位科技如何影響人類感知與藝術創作。
參展藝術家包括國際知名藝術家Antoni TÀPIES、Richard SERRA、David REIMONDO、Maartje BLANS,以及亞洲藝術家井上有一、何理互動/王楨媛、秦冲、黃贊倫,共同構築多層次視角,深化藝術與社會的對話。
此外,大象藝術空間館創辦人鍾經新首次攜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與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進行藏家VIP策略聯盟,透過精選導覽與深度交流,促進國際藏家與藝術家的連結。本次展覽更特別展出荷蘭藝術家Maartje BLANS作品,吸引荷蘭駐臺代表Guido Tielman與多位辦事處官員蒞臨,象徵國際藝術交流的深化與文化對話的延續。
共同創辦人暨聯合總監Magnus Renfrew與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理事長鍾經新
企業贊助:推動藝術多元發展,凝聚文化影響力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成功舉辦,不僅依靠策展人與藝術家的努力,更仰賴企業贊助的積極支持。本屆博覽會由瑞銀集團(UBS)領銜贊助,以長期投入當代藝術的承諾,推動藝術對社會的影響力。今年瑞銀典藏廳呈獻主題展覽「線」,探索工藝與當代藝術的融合,展現傳統文化如何持續啟發當代創作。
企業支持藝術發展,不僅能強化品牌形象,更能促進創造力、跨文化交流及社會影響力。透過贊助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企業展現其對文化的承諾,並參與推動臺灣藝術在國際舞台的能見度。藝術的支持,正是品牌價值的延伸,展現企業與社會的深度連結。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舉辦,象徵臺灣在全球藝術市場中的重要地位。透過策展創新、跨文化對話與企業支持,臺灣藝術持續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展現其多元且蓬勃的生命力。
吳炫三(左二)於法國巴黎藝廊 BaudoinLEBON展位(C02)展出並與參觀民眾合影
公眾日
5 月 10 日(六)|上午 11 點至下午 6 點
5 月 11 日(日)|上午 11 點至下午 5 點 30 分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 4 樓(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 1 號)
